
數據中心規模化:高密服務器和液冷技術的興起
核心提示:
當數據中心越來越集中、規模越來越大時,用戶首要考慮的問題在于如何實現批量部署?如何在單位功耗、單位空間內擁有更高的計算力?如何對成千上萬臺設備進行有效管理?這些用戶關心的問題促成了高密度產品和新一代冷卻技術的開發和興起。
德國當地時間7月13日,2015國際超算大會(ISC2015)在法蘭克福舉行。液冷技術、可視化技術、高密度產品是ISC
2015受關注的三大熱點,歐洲本土、美國和亞洲的IT廠商紛紛展示了這三大領域的新成果。作為全球兩大頂級超算盛會之一,ISC大會正隨著云計算、大數據與超級計算的融合加深,逐漸成為全球計算技術的“風向標”。
數據中心規模化大勢所趨
實際上,液冷技術與高密度產品早在兩年前,就開始頻頻現身各大國際IT展會,這也表明數據中心的能耗、部署與計算密度等問題,已成為全球用戶普遍關注的焦點。
眾所周知,IT技術推動了物理世界信息化,并開始讓信息世界智能化,這將導致計算重心向后端的數據中心轉移。有數據顯示,到2020年,70%的服務器將集中部署在5000臺以上規模的數據中心,將會有更多的超過50萬臺規模的超大型數據中心出現。
高密度服務器和液冷技術全面興起
當數據中心越來越集中、規模越來越大時,用戶首要考慮的問題在于如何實現批量部署?如何在單位功耗、單位空間內擁有更高的計算力?如何對成千上萬臺設備進行有效管理?這些用戶關心的問題促成了高密度產品和新一代冷卻技術的開發和興起。
以高密度產品為例,據IDC預測,未來四年高密度服務器在X86服務器的總體占比將進一步提升,并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而在中國市場,2010年到2014年,傳統型X86服務器的年復合增長率達17.5%,而高密度產品的復合增長率則高達58.8%。
放眼未來,數據中心的集中化、規模化趨勢已經不可逆轉。高密度服務器和液冷技術迎合了數據中心發展的實際需要,因此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發展熱點。
|